圖卡/釋德宛
受佛教稱佛子,
持聖道傳法脈,
為菩薩之通名,
以依佛之聖教,
紹繼佛種不絕,
總稱悉具佛性。
分享者 / 紀靜暘
前兩天,我line給清香師姊說:「我的老花眼睛受不了整天看手機、用電腦,造成頭昏眼花,可能要休養一陣子再寫心得。但耳根聞法入心,我會勤精進。」這是我三天沒有寫心得的藉口,人往往因為找到藉口而懈怠。
上人讚歎:臺南有一位九十二歲很可愛的老菩薩,她耳聰目明,在家裡很好命,反而覺得人生無聊苦悶。兒子帶她到環保站做環保,每天清晨五點準時到,聽法、做環保,到下午三、四點才回家。她手腳俐落,一個人做的工作,勝過好幾個人。天真的老菩薩,在工作中也很虔誠念「阿彌陀佛」,她的身心健康,思想正確,正知、 正見、正思惟,所做的付出都是正法,是真佛子。
2009年開始,上人的妙法上傳雲端,開啓「心」的「靈山會」,期待弟子們每日「晨鐘起,薰法香」,上人講《法華經》,暢演本懷。我懺悔自己總離不開「夢鄉」,一直到〈譬喻品〉,我終於離開「夢鄉」,跟著一群精進菩薩到關渡園區「薰法香」。但每逢寒冷的冬天,捨不得離開溫暖的被子時,我有一句警惕語提醒自己:「為了下輩子,掀開這被子。」
當年離開溫暖的「被子」,決心這輩子用心聞大法,奈何根機差,幾十年的慈濟路,只停留在會做事,智慧未開;現在聞法,連寫筆記都難以下筆。我向上人懺悔說:「我聽不懂,怎麼辦?」感恩上人寬容我,觀機逗教:「薰法不可間斷!一天聽懂一句,一年就365句。」我也自我鼓勵:積少成多,不要放棄。
如果今身不聞法,來生「緣盡法散」,我遇不到上人,上人也找不到我,因為我們已隨業而轉,六道輪迴,何去何從?不得而知。所以期待已經受到佛的教法,聞法能自覺,自己覺悟之後,再去影響他人,就能紹隆佛種,不令斷絕。
分享者 / 北投一(徐柿妹)明愆
從法中成長智慧,依教受持。受過佛法教育,人人都堪稱佛子;只要法入心,有受用,就堪稱是佛子,持聖道傳法脈。上人讚歎臺南一位92歲的環保老菩薩,在家裡很好命,兒子、女兒、媳婦都孝順。老菩薩在家沒事做,覺得人生很無聊,怎麼這麼苦,心的雜念很多。
兒子外出運動,看到附近有環保站,回去告訴媽媽。隔天老菩薩就到環保站,一做就上癮。每天清晨五點準時到環保站,開始聽法,接著做環保,很少休息,直到下午三點才回家。手腳俐落,視力聽力都很好,一個人做事可抵好幾個人,可說是環保尖兵。
白天做累了,回家洗個澡,吃完晚飯,躺下就睡著,不會再胡思亂想,她把身與心自我調和得動靜恰恰好。這就是我們要用心調和生活,自然身心健康,思想正確,正知、正見、正思惟,所做的付出都是正法,受佛教稱佛子。
老菩薩也是佛子之一,工作時也念阿彌陀佛,心很專,很俐落。法聽進去之後,將佛法分析,讓人人能入耳,能口說、能身體力行,這就是法脈。老菩薩所做的事情,值得人學習,大家尊稱她菩薩。所以依佛之聖教,紹繼佛種不絕。我們要不斷人間菩薩招生。
隔壁鄰居祖籍在宜蘭,目前已退休,想帶兒子回去定居。有意讓兒子到慈濟學做環保兒子(智能有輕微障礙),希望讓他有事可忙。到時希望幫他引薦認識當地志工 ,他們夫妻也可以來投入做環保,漸進了解慈濟的美善世界。將人生後半段時間,來為地球淨化努力,留給子孫一片清淨空間。
真正的大乘法,人人應該要用心,法就如水一般,不論是溪水、河水、井水,水性是一,法性也是如此,應該懂得珍惜,人人把握時間,分秒不空過。
分享者 / 汐止區廖雅菁(明菁)
恭聽上人慈示,了解「受佛教稱佛子」。真的是很天真的老菩薩,她也是同樣佛子之一,她很虔誠,工作也是(念)阿彌陀佛,她的心很專,很俐落,這是真佛子。何況我們修行,修行是「持聖道傳法脈」。不論是做給人看的,對的事情,讓人覺得,「對啊!這樣做就對了,做得有用,很歡喜,我也願意來做。」這也是在傳法脈。何況我們不只是做,還要說。法聽進去之後,我們將佛法分析,讓人人能入耳、能口說、能身體力行,這叫做法脈。你若看到人家稱他「老菩薩」,他就是善良,他所做的事情值得人學,所以我們稱他「菩薩」,做好事叫做菩薩。菩薩之通名。
汐止區有位林邱秀絨師姊,她是這次太魯閣事件汐止區的兩位當事人之一,是陳美羿師姊的小阿姨,也是汐止區人人的小阿姨。她今年八十四歲,不僅積極承擔勤務參與活動還樂於陪伴新進的菩薩。去年七月吉祥月等待活動開始的下午有機會聽小阿姨分享自在開闊的人生,追隨上人的用心令人感動。汐止區的眾多品書會,只要小阿姨有時間就會上線並給予大家鼓勵。
這真是法聽進去之後,我們將佛法分析,讓人人能入耳、能口說、能身體力行,這叫做法脈。你若看到人家稱他「老菩薩」,他就是善良,他所做的事情值得人學,所以我們稱他「菩薩」,做好事叫做菩薩。最佳展現。更感恩倩師父在日日是好日群組陪伴關懷,薰法日日法喜,真是圓滿,無限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