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黃逸樵;錄音/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20308無私奉獻利他行
Benefiting Ourselves by Benefiting Others
捨己為人策群力
眾志成城護家園
修行觀心改習氣
無私利他真功德
每週的週會報天下事,聽到宗教處報告,澳洲連續一星期暴雨,降下一整年的雨量,引發洪水災情,大片土地受災,很多家庭都泡在水中。一群慈濟人,雖然自己的家同樣也淹水,但是他們放下自己的家,挺身投入,先去關懷受災難人的家。
自己的家是「小家」,多數人受災,是「大家」。假如每一個人只顧自己的「小家」,清理家園時就沒有力量,所以災難時要先顧及「大家」。
匯眾善力量 合心建家園
災情過後,一定要動員,彼此之間互相關懷,一個家、一個家,一個社區、一個社區,大家合和互協、和諧力量來清掃,一村、一里、一個社區的環境,很容易就清理乾淨了。假如分散力量,人人所能清掃的範圍,就只是那樣地小。微薄的力量成不了大事,需要會合大家的力量,鄰幫鄰、里幫里,鄰里的人力互相會合幫助,就容易了。
我們要開闊心胸,推動這樣的精神,不要只守護自己。修行是要對自己說,好好地各自修行,不能自己不修行,只管別人有沒有修行;只想要別人有修養,而自己卻不修養,這是不對的。
修行、修養,就是要顧好自己,時常自我反省——自己的觀念對不對?心胸開不開闊?但是社區有事,大家要共同會合,力量合齊。能夠做到修行在自己,合力在社區,在人間去付出,天下就能平安。
時間莫空過 當計天下利
時常說了一大篇的大道理,假如聽聞而不了解,還是依然故我,我還是我,沒有改變,就只是讓時間空過。時間過去了,要想想,「我們沒有改變嗎?」「我們可以沒有改變嗎?」
從年輕到現在,若只是一直顧守著自己,想要賺更多的錢;時間過去了,習氣不改,還是喜歡將一切貪為己有,儘管擁有再多,遇到威力那麼強的水災、火災、風災,再怎麼樣也顧不得。
高雄有一群實業家,他們還沒有走入慈濟之前,大家都很努力地拚經濟,大,還要更大,心腦裡總有很大的空間,怎麼都填不滿。他們不斷不斷地努力,時間一直過去,一直忙得不可開交,沒有停歇。其實,生命隨著時間,不斷地消逝了。
其中有一位志工潘機利居士,他走入慈濟後,平常認真地做生意,但是,哪裡需要去付出,他就趕快投入。天氣寒冷,街友在路邊受凍,他下架門市很熱賣的保暖衣,送往安置所幫助他們。
看,這就是愛心,溫暖在別人的身上,暖和在自己的心裡,這就是功德,就是修行。禮佛、拜佛、發願,是拜出了自我的清淨佛性,是向佛陀發願,我有心、有願,願意走入苦難的人間去付出。
我還要跟大家說,要把握、利用現在的這一刻。就如師父常說的,分秒不空過,這一句話,大家要用心聽進去,包括我自己,也是要把握分秒。在分秒間利益人群,才是真正的利益自己。
修行無他法,就是要為人間付出,這是真實的修行。把握自己的每一秒,用來利益萬人,就是萬人的一秒,歸我所有。
(整理/林玲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