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語故事】把心照顧好

0觀看次
A- A+

(撰文/慮覲;攝影/陳靜惠)

心是萬法之源,善惡在心念間,把心照顧好,人生悠遊自得,輕安自在。

◎旅外遊子心

十幾年前外派到新加坡工作,公司幫我租了一間寬敞的華廈~裝潢高雅,傢俱、廚具及各種電器應有盡有,讓從台灣來訪的友人稱羨不已。

隻身初到陌生國度,我沒有朋友。面對新環境與忙碌的工作備感壓力,夜深人靜思及台灣的親友,孤單悄悄地襲上心頭。出國前,媽媽的身體已漸走下坡,一人在外憂心起母親的健康,心中焦慮不安。焦慮的情緒也無聲無息地影響身體,血壓飆高,躺在床上徹夜輾轉難眠。身處令人稱羨的華廈,一顆心卻彷彿漂浮在茫茫大海,失去方向。每天下班路過都市叢林中的一間佛寺,都要入內與觀音菩薩對話,祈求媽媽身體健康,家人平安及工作順利,才覺得心安。

或許是菩薩聽到了我的心聲,無意間在牛車水發現了慈濟的書展。後來才聽說,那次是慈濟在新加坡搬離牛車水會所前的最後一次書展。當時對慈濟認識不是很深入,但看到慈濟,心喜無比。進入場內馬上有熱誠的志工過來打招呼,並邀請我參加社區的一些活動。

志工贈我一本慈濟月刊,月刊裡的幾個字「要把心照顧好」深深震懾我這顆飄浮的心。當時只覺得自己真的很需要把心照顧好,卻不知道要如何做?所以開始接受志工的邀約,參加活動。第一次參加週日資源回收,兩人一組在組屋(台灣稱國宅),一層樓又一層樓,一戶戶敲門回收物資,再用手推車推到一樓分類。汗流浹背,結束回收才驚覺自己完全忘記了繁複的工作壓力,身心舒暢。之後,做環保變成我的舒壓時間。

◎聞法釋「心」疑

這幾年開始聽聞證嚴法師說法,才漸漸了解「把心照顧好」的義涵。「心即是道場」、「不論是甚麼樣的境界出現,順境逆境無不是我們的道場」、「我們不喜歡的逆緣也要感恩,因為是在磨練我們對境不生心」,這些法語讓我茅塞頓開。原來「把心照顧好」就是要時時把各種人、事、物的境界當作導師,不斷地藉著外境試煉我們的心,直到心能不隨境轉,也就是擁有一顆清淨無染的心。

回想起在國外工作時,第一次跟隨資深志工去訪視,內心無比震撼。昏暗的屋內住著一位被家人及社會遺忘的阿伯,身體與心都生病了,屋內除了幾張椅子外,找不到其他多餘的東西。阿伯頭低低,不願多談,眼神也不敢與志工接觸。想想自己長大後讀書與工作一路平順,沒有真正用心想過社會角落有一些需要被關懷的人,更沒想到在摩登漂亮的花園城市中(人稱新加坡花園城市)也隱藏著急需等待他人伸出援手的人。相較之下自己是何等幸福!轉個心念,解除了自己內心的焦慮與不安,思鄉病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地療癒,原來這就是「見苦知福」。

照顧好這念心真的太重要了!「歡喜的境界很容易讓人心生欲念,亂了心」,所以我時時用這句證嚴法師的法語提醒自己順境時要自我警惕;也學習逆境來時歡喜接受,轉個念,一切海闊天空!感恩生命中的各種逆境,提供了心靈淬練與成長的資糧。希望透過不斷地練習,自己的心愈來愈寬闊清明,把心燈點亮,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