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皆自在》讀後感

0觀看次
A- A+

 

 

撰文/楊毓婷(慮聞);攝影/楊國華

記得小時候回鄉下外婆家,只要有人出殯從門口經過,長輩就會把我們叫進屋裡,避開出殯隊伍,怕我們「煞到」晚上做惡夢。年紀漸長,經歷幾位長輩的離世,心中雖然對死亡有些恐懼害怕,但也不曾和家人討論這個禁忌的話題。

在民國八十八年,也就是九二一大地震那年,親戚中連續有三位過世,尤其是母親的往生,令我深刻感受到病苦和死苦的煎熬,而且持續好多年只要一聊起母親,總是眼淚不聽使喚地流不止。

前幾年偶然看到《生死皆自在》這本書,最初是希望知道如何從死亡的痛苦中解脫,而讀後竟發現它有更積極的一面。例如有人捐出大體,供醫學生作病理解剖或教學之用;有人捐出器官,讓它延續他人的生命。記得中學時曾聽過一句話:「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這些人將身體的使用權甚至發揮到他們離世之後,這是賦予死亡最崇高的價值啊!

身體會隨著時間或老或病而死,然而我們是否可以選擇優雅的就死?當無常來臨,往往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在幾次台灣重大的災難中即可看到這樣的例子。例如桃園大園空難,飛機已經到達機場上空,但仍不幸地沒能安全降落,其悽慘的狀況,從書中的描述約略可以想像。前往關懷的慈濟志工們因而深刻地體會到佛法中的「無常」,也在這樣的情形下考驗平時修行的功力,面對境界能心無掛礙,無有恐怖,更以悲憫及尊重的愛心,作為家屬及現場工作人員心理安定的力量,著實令人佩服讚歎!

從這個事件中,罹難者以身軀教育世人「四念處」的「觀身不淨」,家屬的「觀受是苦」等,在在教育我們不要執著,常念無常,才能得到真正的輕安與自在。

在篇章的最後,有證嚴上人以慈悲和智慧與倖存者的對話,為其指出一條新的路:離世者像破損的風箏,假如一根線把它拉住,風箏會一直掙扎,如果把線剪斷放掉,讓風箏隨著風飄到它該落下的地方,就是所謂的「生者心安,亡者靈安」。

我也在母親往生後,得到身為慈濟志工的表嫂的關懷,因緣成熟下更因為朋友的陪伴引介,培訓成為慈濟志工。記得在《父母恩重難報經》演繹的最後,上人曾開示,父母如果不在,可以用他們賜予的身體,做利益眾生的事。感恩母親往生的因緣,讓我找到活著的意義── 一條積極的修行之路。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